大家好我是帕莱忒尔,这天是8月15日,是挑战半年零基础入职米哈游的第七天。大家可能会发现画面上的签名是‘胧’,那是我的另一个马甲,总之‘帕莱忒尔’和‘胧’代表的都是我。下面是我在15号画完之后写的总结,记录的同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料图)

【8月16日 每日3小时练习目标已达成】 :   

16日在实际绘画上进行的主要是排线的研究和尝试,我想要画出笔触比较少而且均匀的阴影。尝试一番后还是有所收获。              

【关于练习的总结】:        

【关于控笔的研究】:       

我大概收获了两种控笔方式,目的是:       

(1)能稳定的控笔  

(2)该姿态能轻松的控制力度,从而反应线条的轻重 

(3)该姿态不会别手腕,因为我需要灵活的控制线条的走势        

就是在上面三个目的下我自己研究了两种笔法,当然不是说这笔法就从未出现过,肯定出现过。只是我没有看任何的书,是先自己尝试。而用下来感觉不错,这一点可以可从之后几天的排线上看出来。

【关于现实光影的研究】:

此外还是重复观看达芬奇和拉斐尔的画,看他们的排线并思考自己能如何达到。同时,自从读了达芬奇的《论绘画》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在现实中观察人们的姿态以及神态。还有自然光线下的阴影呈现。

于是在观察这些阴影的基础上,昨天一部分时间还看了看现在很火的国产动漫作品,观察其中的镜头应用和阴影使用。你会发现动画怎样为了节约成本,以及和现实里不同的阴影呈现。还有镜头的应用,也能和这几天学到的部分绘画知识应用在一起。

(1)尤其是在下午四五点,阳光不会太强烈也不会轻微,在附近没有明显遮挡物的情况下,地面会呈现均匀的光线。即便有一个半人高的长方体物体,附近的地面也没有明显的阴影。这是因为材质的不平整使得光线散射,而没有强烈的反射。

(2)不同颜色的车漆会在相同的日光下反映出不同状态的表面反射。最明显的我发现要数红色,那种番茄红不是非常鲜艳也不会如黑色或灰色那么暗。于是,这种红色车身会反射明显的光线,让我觉得这种材料仿佛是塑料一般。这背后的原因我还需要研究,也许是错误的归因。但考虑到当时有连续三辆红色车漆的车经过眼前,以及黑色和灰色的经过后又没有相同的反射呈现,我认为我的观察应该没有问题。也许和颜色理论有关,但现在我还没有研究,也许未来能做出解答。

(3)关于国产动漫中的阴影呈现,尤其是一些低成本作品中(从建模的质量和环境质量上你一眼能看出来)能发现光影的矛盾。比如描述两个人物对话时,分别进行大头特写,第一个人物的面部阴影反应光源来自他的左侧。而转到他对面的那个人时,光源理应在这个人的右侧,却发现光源还是在左侧。也就是说两个人在同一个场景中,却有两个单独的打光。我不知道这是我自己的观察谬误,因为我怎么思考,都察觉不到这背后的意义和原因。也许是我的观察失误。

(4)同样类似于人物,场景中似乎很喜欢强化光影的展现从而呈现出阴影。但就像是第一点所说,现实中的午后一般的场景中即便有遮挡物也少有阴影。总之,作品中的阴影呈现并不真实,或者接近真实。当然我明白出于某种表达诉求可以自由的控制光影的情况,比如现代大量插画中,会让人脸呈现出最亮的状态。这明显不符合现实,但就是能起到凸显画面中主要个体的效果。

(5)关于镜头,实际上他代表了观众的眼睛首先提供了一个视角。而既然是眼睛自然也有视平线和视点,于是放在不同的位置也就起到了不同的透视效果。这一点不做详细论述,我自己明白即可。

(6)对于现在很火的二次元风格游戏中人物模型的渲染,其上的阴影更是不符合现实而且做了很多简化。并且表达的方式也不同。如果看到建模的贴图,就会发现阴影的呈现是画出来的,用颜色的深浅和变化。而不是真的将人物放在一个场景中,加入光源然后通过布料和人体模型上的凹凸来演算。而在实际游戏画面中,在贴图上已经绘制出大概阴影的人物会放在场景中,接受光源的照射,此时还会有一层阴影效果覆盖在画面上。最终这才是玩家看到的画面。

(7)最后对于日本的动漫我也有所思考,尤其最近几年粗制滥造的作品中很多光影也有问题。那些作品基本上不管是人物头发和身体的阴影绘制,还是场景中的光影的处理都非常的模板化。比如人物和场景的光影几乎固定,看不出什么设计与互动。我认为这不是工作者能力不足,纯粹是成本、观众的审美和消费诉求的改变等原因导致的进行那样僵硬的处理

【8月24日回看总结】:

(1)阴影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研究球体,并且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明暗交界线、什么情况下会反光、以及哪些情况下阴影是最暗的或即便有遮挡也没有阴影。在这几天了解板绘之后也能发现阴影的理解对于那个名为‘二分’的步骤有巨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导致你的画面是否自然或者好看。不过目前我还处于打好基础的阶段,即把人体的骨骼和动态等不断深刻印象。以及加深对透视的理解。

那么以上就是对8月16日的总结和回顾了,我是帕莱忒尔/胧愔,咱们下一篇心得分享再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