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争做企业发展“贴心人”
把“问题清单”
变成“实事清单”
今年以来
房山区社保中心
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
硬招、实招
创新经办服务模式
持续优化服务效能
增进服务便利、提升服务水平
不间断的电话线
近日,房山社保工作人员接到一个热线电话。“您好,房山社保吗?我想把我以前在北京交的社保取出来,但我现在在外地不太方便,这个咋办理啊?”打电话的宋先生为外埠户籍,已到达退休年龄,想在京办理社保一次性清算业务。
考虑到宋先生年纪大的情况,房山社保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核实情况,主动协调原单位负责人,联合税务征收部门,仅用两天就解决了宋先生的需求。 电话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一头牵着服务水平。房山社保中心通过“连心桥”公布个人手机号、创建微信工作群、会诊“三心事”、解决12345诉件、线下业务回访等方式,逐步拓展“服务圈”,绘就为民“同心圆”。行走的咨询台
社保业务面广、咨询量大,为了有效应对业务高峰期,房山社保中心创新推出“全程陪跑”和“政务导航”服务,践行“办好社保事,只登一次门”工作理念,在社保大厅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拿着经办表格,提供材料预审、一次性告知等服务。他们就像“行走的咨询台”,穿梭在大厅中,为大家答疑解惑。
“我现在入职新单位了,原单位不配合减员,新单位增不上,那我的社保就断了呀,您能帮帮忙吗?”前来办理业务的小张着急地问道。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小张的情况后,拨通了小张原单位的电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原单位最终同意提供公章配合办理减员手续。 从走到群众中间到走进群众心里,“行走的咨询台”深刻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念好服务群众“先字诀”,发现问题提前一步、解决问题向前一步,不仅缩短了群众的等待时间,也避免了出现办不成事情况的发生。便捷的工具箱
“不用等”快速办。增开绿色快办通道,设立绿色服务窗口,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加强引导、提供咨询,实现增员、减员等简单业务随到随办,切实解决等号久、排队长的突出问题。
“不取号”预约办。面向25个街(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特办窗口,专人专责,由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小组提供订单式服务,只需提前在微信工作群进行预约即可到现场直接办理,有效缓解繁杂业务压窗口的难题,同时提高业务经办的专业性和精准性。 “不见面”线上办。推动“邮箱办”“电话办”“网申办”形成合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降低群众办事成本。 “不用跑”容缺办,在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合法的情况下,实行“容缺办理+及时受理”的平行机制,办事群众可通过签订容缺承诺书,实现“容缺后补”,减少来回跑的次数,让社保服务进一步提速、提效、提能。 ...... 这些便捷的工具箱有效提升了社保经办服务质效。从躬身窗口服务到主动“向前一步”
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接下来
房山社保中心将继续
从专业化的角度躬行为民使命
解决群众诉求
创新推动社保服务
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本期编辑:王侠王晓菊
信息来源: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内容审核:巴金鹏武霞 马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