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刘蕴吉 黄玮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丹霞山、浙江雁荡山等29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于当天联合举办第54个世界地球日“友好姊妹公园互展互动”活动暨第4届亚太地质公园周宣传活动。


【资料图】

丹霞山科普导师正在科普昆虫知识

活动期间,29家地质公园同时在线上和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公众带来一场场科普盛宴,让大家在游览和游戏中收获丰富的地质地貌、生物生态和人文科普知识。

4月22日上午,在丹霞山博物馆活动现场,10家科普学堂组织了“地质连连看”“丹霞地貌演化史”“种子的智慧”“昆虫找朋友”等多个科普闯关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300多人参与。活动通过科普游园闯关的形式,让参与者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既感受到了地球家园的趣味和美好,也学习到了丰富的地球知识。

“小朋友玩得很开心,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希望丹霞山以后多举办这样的科普活动。”活动现场,来自仁化县的一位市民带着小朋友过来参加科普游园活动。

丹霞山科普志愿者引导大家观展

现场举办的“中国世界地质公园风光摄影作品专题展”同样备受青睐。不少游客特地赶来参观,欣赏29家地质公园的独特地质奇观。在摄影展现场,丹霞山科普志愿者引导大家观展,详细讲解各个公园的地质地貌特征和典型景观。据介绍,此次地质公园图片摄影展将持续至28日,欢迎市民到丹霞山博物馆观看。

“第一次在地球日走进地质公园,了解到祖国有这么多家精彩的地质公园,有机会一定要去走一走!”一名来自香港研学团的学生参观完展览后感叹道。

4月21日和22日,丹霞山管委会组织广东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李宏卫博士和东华理工大学陈留勤教授分别走进韶关学院和东华理工大学举办“名山进名校”专题科普讲座,向公众介绍地球日活动主题、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和保护利用,展示地质公园壮美的地质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彩的人文历史,提醒公众共同守护好地球家园。

截至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总数为177个,分布在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分布有41个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居世界首位。“友好姊妹公园互展互动”活动于2020年由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和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联合首倡发起,旨在进一步促进世界地质公园之间的友好交流和合作,通过互动的方式更好地将地质公园的地球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等传递给社会公众。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潘丽玲


关键词: